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>创意策划>广告杂烩>详细内容
走出策划—中国特色策划之道:第五篇营销策略
作者:贺一涛 时间:2009-3-16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-
五:营销策略
国人似乎总是欢迎国外的、更新鲜的理论,包括4C。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些看似真理的理论其背后的支持,以及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于中国市场。如果说针对中国消费者,不需要拘泥于所谓“请关注消费者”的理论,也许会有很多人反对;如果说针对中国消费者,要努力发现他们的消费遗憾和空白,创造需求,引领需求,又有很多人会赞成。这是为什么呢?就是因为目前中国市场自上而下的推力强于自下而上的拉力,抓住这个核心来探讨针对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是本节的任务。
先把4C扔到一边
如果头脑被4C理论所左右,就会发现现实中的诸多不解。传统4P的产品、价格、渠道、促销,被4C演化为需求、成本、方便、沟通。
首先,产品向需求转化需要两个条件,第一是企业已经完成了关注产品——关注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价值——关注消费者需求的转变。如果看到今天有很多企业在强调“关注消费者需求”就认为完成了这个转变那就错了,这不是在嘴上说说就算数的,而是意味着不同的经营体系。关注产品的核心围绕着生产成本、质量、技术的经营体系;关注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价值的核心是围绕着引导消费者需求、产品功能及附加价值、渠道、销售成本的经营体系;关注消费者需求的核心则是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全面指导设计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工作,并且通过与价值链上其他成员密切配合,协调一致的整体发力,将成本降至最低的经营体系。
中国企业包括部分大型企业还停留在第二或者第一个层次上,并没有完成这个转变。
第二是消费者的消费知识、理念、行为已经高度成熟,能够相对理性的规划自己的消费行为,并且在消费选择上提出了更高、更丰富的要求,已经从单纯的功能需求转为价值归属需求。而也只有当消费者能提出这样的需求(要求)时,企业才能根据这个需求调整、重构自己的体系,让消费者的需求占到经营核心的指导位置上来。反之,消费者提不出这么高的需求(要求),企业走的太快是自增成本。
我们已经谈过了,中国消费者目前还是由一个庞大的低端人群为主构成的市场,所以存在着很多尚待开发的空白、尚未满足的需求;而低端人群很重要的特征是以功能和价格为选择商品、服务的标准,在这种情况下,将产品转为需求是否操之过急?
说价格转为成本,当然这是指消费者的消费成本,我们看看实际立刻又跳出很多疑问。首先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存在着很多暴利行业和产品,例如白酒、保健品等等。这些商品的定价如果说考虑到了消费者消费成本,那么就是一块巨大的隐性成本:面子成本、关系成本,尤其这关系成本应该是中国特色的了。而这关系成本应该是由谁界定其数额呢?事实上一直以来都是由厂家引领的。例如烟草行业,你做500的烟,他做600的,还有人做上千的,这个数字真的需要通过系统的调研才能得出支持的吗?一度被国人喊打的天价月饼,它的定价依据又从哪里来?此类商品定价的行为究竟是个别现象,还是某种潜在的规则在支持?是4C上讲的消费者消费成本吗?如果是,那一定是块畸形成本,也是4C理论中没有包含的和无法测量的。
渠道转为方便也是存在障碍的,首先例如“进店费”等渠道壁垒给厂商间关系的良性发展造成障碍,厂家的渠道策略、终端策略受到环境制约的程度比较高;其次渠道转为方便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前提,就是消费者细分。如何是方便呢,“有消费者的地方就是终端”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了方便。但谁是消费者、消费者在哪里?在麦肯锡公布的中国消费者研究报告中有这么一条“中国消费者变化的非常快,类别复杂,要想搞懂不是易事。”这意味着消费者细分本身就是件非常困难的工作。为什么消费者变化快?根本上就是因为庞大的低端人群的消费理念、行为均不成熟,受诱惑机率大。
渠道当然要精耕细作,当然要深入到毛细血管,但不是做到士多店、做到二、三级市场,甚至发展一些关联终端,例如在女人健身中心销售美容、时尚杂志,就能被理解为“方便”了。在如何“方便”上,中国市场的潜力和空白还大的很呢。而形成这些潜力和空白的原因不是厂商力量不及,而是基于消费理念、行为不成熟,给消费者细分带来的困难。
将促销转为沟通就很难让人认同了。我们回想几乎所在成功于中国市场的传播行为,是灌输、引导,还是双向沟通?包括太太口服液、脑白金,已经铺天盖地的电视购物,是在做什么,双向沟通吗?
双向沟通的理论基础是西方市场品牌拉力强盛的现实,要全方位与消费者沟通品牌若干层面的知识,就象是两个朋友坐在一起交流一样,这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关系,而近期流传的所谓知识营销就是在干这件事。但我们回想中国市场上成功的传播,有哪个不是专家对学生说话的口吻和态度呢?
拿4C开刀是因为它比较典型,能够从其反面论证中国市场的现实,也让我们头脑清醒的看待所谓先进理论们。当然,我并非屏弃学习,但如果失掉了对自身特点的掌握,学的越多,受害越深。
消费者是用来引导的
目前中国消费者没足够力量提出相对理性、丰富的欲求来指导企业产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于是市场就对企业提出了引导消费者,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教育消费者,促使其成熟的同时,使自身经营体系升级到适合的状态的任务。消费者虽然拥有了一定的消费经验,但脑海里并没有一条清晰、有力的主线能够把这些经验串联起来的时候,就需要企业引导消费者利用自己的经验认知、接受新的商品、服务,及其自身的消费行为。
一个典型案例是卡拉OK的发明。
上世纪60年代,日本经济高速发展,日本人在生活富裕的同时亦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对于当时的白领们来说,忙碌一天下班后自然需要彻底的放松身心,需要生动和丰富的娱乐方式。井上大佑发明的卡拉OK正好迎合了这种潜在的需求,虽然在他发明之前没有人知道卡拉OK是何物,但丰富的生活和消费经历能够使消费者很自然的联想到:与亲朋好友们在一起,用歌声和笑语使原本无聊的时光变得更加有趣、有品质的方法。所以不到三年时间,卡拉OK就大行其道了。
正如同当时日本人对卡拉OK的需求一样,今天中国消费者给企业们出了很多“填空题”,但并不象考卷上标明了下划线那样明显。而可能是以断句、替代语,或者其他标点符号的形式存在的,所以很隐晦,还有待于发现;即便发现了,在某个企业填上答案之前没人知道应该填什么,或者哪个答案是对是错。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强调“勇于创新”,既要有头
脑也要有勇气,这才是这个时代里合格的企业、企业家。
引导消费者并非始自空中楼阁,还是要从消费者潜在需求上出发,从社会变迁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上出发,看清动态、掌握趋势,创新才创的有道理。但请注意,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经验虽然比之20年前已丰富很多,但大多都是离散状态的,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预,这使得他们看起来非常多变。所以就需要企业具备高超的引导技巧,从中国消费者乐于接受的信息传播渠道(例如口碑传播)和方式上发力,成功的将消费者引导到产品价值观点和归属上来。
在这个时代,企业应将创新和引导消费者视之为使命。这给企业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利润,更加是消费者的信赖与合作;给消费者带来的也不仅仅是产品价值,更是消费经验的整合过程;给整体中国市场带来的是,企业与消费者间关系愈发走向成熟、和谐,为中国市场注入鲜活的动力。
产品是什么
甲与乙一起在山里采石。甲每天把石头砸成小石块卖给按每公斤的价格卖给山下的建筑商,而乙则不辞辛劳的每天背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,走到很远的集市,卖给花鸟商。他认为卖形状比卖斤量更划算。最后谁成为富翁的呢?答案不说自明。
相比之下,今天很多企业经营了若干年还不知道自己在卖什么,产品是什么。
例如2000年,中国保健品市场已经进入高度饱合状态,但依然有不少保健品企业试图从原料、工艺层面突现自己的差异,说服消费者购买。比如有个保健品公司的老板,匿名跑去听竞争对手的课,听到人家讲“我们的原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XX”,他受到启发,就回来教给自己的员工“我们的原料是从动物中提取的XX”;还有一个做灵芝类保健品的,看到竞争对手在广告中写下“纯灵芝粉”四个字以后,视如至宝,认为自己缺乏的就是如此的遣词造句,于是召集公司中层开会,研究给产品一个什么样的“说法”。也许有的朋友认为这种思维很可笑,确实可笑,但这是事实,而且不仅仅发生在保健品行业中。
一般来说,卖白酒的都喜欢讲文化,因为白酒和茶一样,本来就是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产物。结果文化讲的越来越多,越来越虚,两脚都不能着地了。枝江大曲异军突起给让白酒界的文化梦清醒了很多——原来白酒也能搞娱乐化营销啊!这不应当是“原来”,而是“本来”。
对于酒民们来说,白酒就是彻底释放自己,与亲朋欢聚的工具,所以喝酒本来就有很强的娱乐化体验,而枝江大曲则是站在了白酒最本质的功能上引导消费者,并且取得成功。
要解答产品是什么,就要知道消费者为什么需要产品,期望获得何种价值满足,从而能够将产品的核心卖点与消费者所需求的价值对接起来,进行引导。所以说,认知和诠释产品的结果决定了定价策略、渠道策略、推广策略,决定了营销模式的格局。
例如近几年来兴起的化妆品社区连锁店。这些店面积都不大,一般在20—50平米左右,每个店里大约销售10—20余种品牌的化妆品,而且他们都选址在居民相对集中的社区附近,有的则直接开在社区配套的商业街里。换到10年前,这样的店是不敢想的,开起来准赔。因为当时消费者对化妆品的理解还局限于时尚、奢侈的认知范围里,但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,及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,消费者更加关注自己的仪容、形象,这在今天被视为礼貌与修养的表现。化妆品与消费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,尤其针对女性消费者来说,已经成了生活必需品。这就使得对化妆品的内涵诠释更大、更丰富,从而也影响到了销售渠道的发展。就象10年前人们需要家门口就能买到酱油一样,今天的女性希望在家门口就买到常用的化妆品。但我相信这对于化妆品营销格局的变化,只是一个开端,因为现在的内涵诠释还不够丰满,随着它不断完善,我们会看到这个行业越来越多的变化。
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,功能与价格是消费者选择商品、服务的重要因素,所以除非是针对高端消费群的奢侈品,否则在诠释产品上,不能把调子定的太高,更不能把高调的定位做为引导消费者的法宝。
例如某此房地产销售,调子就高的离谱。楼书做的越来越花哨,文案越写越象散文诗。有些楼书让人看了以为是在卖别墅,最后一看图纸、沙盘就失望了,因为根本没找到楼书中宣传的感觉。开发商花价钱买来的设计,并且制作的厚厚的楼书究竟有多少消费者能把它当购房宝典读完呢?房地产策划是有些有火入魔了,很多地产策划师喜欢追捧、模仿类如台湾意识形态等广告公司的作品,大陆房地产市场与台湾房地产市场格局、状态相同吗?
如果说,从感情层面,能够将楼书做成剧本,运用大量人物的生活细节、物业服务细节,以及人与区内、区外配套间的互动,让消费者通过阅读剧本走进虚拟的未来小区生活体验中,会不让引导其思维走入兴奋状态呢?
从理性层面,对楼盘建设、户型、配套等做科学解释,估出图表化的数据信息,并配以名词解释、网站解释、咨询电话、现场咨询等手段,会不会让消费者感受到开发商的真诚与实力呢?
说句不好听的话,我认为大多数地产公司并不知道自己在卖什么,否则怎么会投资那些两脚站空中,又长篇累牍的楼书呢?
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,清晰诠释产品,找到产品的内核,这不是书面上的所谓“品牌定位”,而是能够指导全盘营销工作的核心策略。
手机:13319213838 小灵通:029—81025220 QQ:905811061